2018年3月以來,中美經貿摩擦不斷升級,市場因此輪番上演多空情緒,整體上以空為主。中美最終達成了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短期內排除了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的可能。兩國貿易環境的穩定對國內紡織品服裝出口的影響巨大,中長期來看,有利于國內紡服下游訂單的穩定。
美棉出口預增
中美雙方就貿易方面達成了第一階段協議,市場期盼已久的利多落地。根據協議內容,中方將增加包括美乳制品、谷物、棉花等在內的農產品(000061,股吧)進口。經過去庫,在2019年儲備棉拋儲結束后國內儲備棉存量約剩余175萬噸。一方面,這與國內近250萬噸的產需缺口存在較大的矛盾;另一方面,這距“安全線”水平有較大差距,國儲庫有較大的補庫需求。從近幾年的國內棉花播種面積的可增長性來看,要解決國內產需缺口以及儲備庫存量低下的矛盾,棉花進口量勢必要增加。2017年,我國美棉進口量占當年棉花進口總量的44%;2018年,我國美棉進口量占當年棉花進口總量的33%;2019年前11個月,我國美棉進口量占當年棉花進口總量的比例下降至19%。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簽署,為進口美棉打下了良好基礎,美棉出口量將因我國進口的增加而上升。
下游訂單有望回流
隨著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簽署,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公告通知,決定自2020年2月14日美國東部時間12:01時起,美國3000億美元A清單加征關稅從15%降至7.5%正式生效;原計劃于去年12月15日3000億美元B清單加征關稅取消。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紡織品服裝幾乎全部包含在該3000億美元商品中。
近三年的歷史數據顯示,除去3月、4月的季節性因素外,自去年9月開始,我國在美國紡織品服裝的市場份額明顯走弱,而去年9月恰是3000億美元A清單加征關稅的開始。加征關稅稅率的降低、取消,對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美國十分有利。
意向植棉面積下降
根據中國棉花協會2020年全國植棉意向面積首次調查結果,全國意向植棉面積同比減少7.5%。其中,新疆棉農植棉意向減少7.68%,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意向分別減少8.12%和5.30%。棉花種植面積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內棉花產量,即在總量上,今年國內棉花產量難以趕超去年。
全球方面,美國農業部和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均調減了全球棉花產量預估。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因美國、澳大利亞、土耳其等國產量預估下調,全球棉花產量預估較上個月下調63萬包,全球棉花消費量基本沒有變化,全球期末庫存環比減少73萬包,為7960萬包,同比基本持平。美國新棉種植方面,根據美國《棉農雜志》的調查,2020年美國意向植棉面積比2019年的實播面積減少12%。
從近一個月的市場行為來看,中美貿易利好對市場提振明顯。自去年12月中下旬開始,在中美貿易磋商利多以及下游補庫的帶動下,國內棉花、棉紗價格齊漲,尤其是鄭棉價格在利多落地前漲幅明顯。同時,國內新棉銷售進度明顯加快,截至 1 月 17 日,全國新棉銷售率為 46.9%,同比提高 14.5 個百分點,該增福從去年11月中旬由負轉正且呈持續上升狀態。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議的達成,有利于中美兩國長期良好的發展,對國內棉花市場亦是如此。困擾國內以及棉紡產業鏈長達近兩年的中美貿易問題得以階段性妥善解決,中長期棉花基本面好轉。
評論>>
貴賓專區
- 06/27【公路運輸周報】運量環比增幅26.1%
- 06/20【公路運輸周報】運量環比增幅7.8% 運
- 06/20【今日看棉】當交易邏輯逐漸回歸供需
- 06/15外棉報價1%稅率及滑準稅下折人民幣對
- 06/13【公路運輸周報】運量環比減幅23.8%
- 06/07【貴賓專享】2021年度出疆棉公路運輸流
- 06/06【疆棉發運】發運量重回“30” 公鐵走
- 06/06【公路運輸周報】運量環比減幅11.2%
相關新聞
- 06/20【眾說棉花】后疫情時代的棉紡行業或將
- 06/10【眾說棉花】多空交織,棉價尋找新的平
- 06/06【眾說棉花】棉花震蕩運行,等待買入時
- 05/25眾說棉花:內外聯手,棉花破局之日可期
- 03/24為什么我們對國內棉價維持樂觀態度?
- 02/28眾說棉花:棉花后市何去何從?
展望調查
- 06/16【BCO棉紡PMI】生產開機明顯回升 指數
- 06/14【貴賓專享】BCO中國棉花工業庫存報告
- 06/14【紡企調查】開機率現好轉跡象 紡企原
- 05/31【本網提示】紡企調查已開始(22.05)
- 05/17【貴賓專享】BCO中國棉花工業庫存報告
- 05/17【BCO棉紡PMI】旺季產銷遇冷 指數降至
- 05/16【紡企調查】經營壓力倍增 企業訂單未
- 04/29【本網提示】紡企調查已開始(22.04)
- 04/19【紡企調查】信心不足 后市預期持續走
- 04/15【貴賓專享】BCO中國棉花工業庫存報告